今天早上醒來,先洗了衣服,約莫11點半的時候,出發去市場採買。
因為想要避開人群,所以挑了一個大家準備吃飯,市場人較少的時候,採買順便買午餐。
採買的內容大抵是可存放久一點的,像是洋蔥、馬鈴薯、雞蛋、菜頭等,也順手買一些肉類,煮湯、煮咖哩都可以滿足下週的居家上班。傍晚打了電話回去,關心在餐飲業以及診所工作的弟妹,有沒有受到影響。就像是淡季一樣,弟弟妹妹任職的是大型連鎖餐飲業,頂多是沒分紅,現在做外帶、減少上班人數,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。診所工作的妹妹也只是說,就像之前一樣,大家怕醫院所以人數變少了。
人數變少了。
為了防疫,我們盡量待在家裡。
我問妹妹,人數減少了,那PT呢?
我妹說:「只能請他們回家,畢竟不是正職,現在不需要那麼多人力。」
我自己任職於公法人單位,因為屬於國家轄下的單位,所以我們還可以輕鬆度日,偶爾抱怨一下居家上班多不易等等。
但有些人,有些像是過去的我們家的工人們、打零工的、店家聘僱的工讀生...,他們的生計一下子陷入了問題。
我回想起國中的時候,每天都很期待上課,因為中午可以吃免費的愛心便當,有多的有時有些經濟更差的同學會多帶一個回家。我無法想像這樣的家庭,即使政府有撈著,給予一個便當的扶助,那他的家庭呢?一天只吃這一個夠嗎?
我無比的希望疫情趕快過去,讓生活早日回歸正常。
每一個天災人禍,犧牲最快也最多的,通常就是底層階級。
他們的生活搖搖欲墜,卻沒有多餘資源可以去面對風險。
而風險,來自於社會、來自於你我。
每一個人要長大都不容易,要活下來也有難度,
讓我們在家裡好好待著,有工作的抱怨無妨,沒工作的要相信疫情很快會過去,無論你是哪一類型,有困難就趕快打電話到社會福利單位,不要怕丟臉、不要怕被拒絕,活下來吃一口飯,絕對會有希望。